目前,高要學宮及附屬建筑已經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高要學宮,又名文廟,原為肇慶府學宮。始建于北宋崇寧初(1102年),明萬歷八年(1580年)重修,清朝曾多次修葺。
說起高要的人文景觀,大家可能會想到巽峰塔、文明塔、白諸布院碉樓、回龍鎮黎槎村等。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——高要學宮
▲ 高要學宮 梁亮攝
據統計,全市現有中國傳統村落9個,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4個,肇慶市歷史文化名村26個。全市不可移動文物共登錄2539處,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共1517處,其中有肇慶古城墻、梅庵、七星巖摩崖石刻、德慶學宮、德慶悅城龍母廟等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以及石垌古廟、高要學宮及附屬建筑、德慶縣三元塔、德慶縣九市鎮三洲巖摩崖石刻、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31處,還有市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12處。
目前,高要學宮及附屬建筑已經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高要學宮,又名文廟,原為肇慶府學宮。始建于北宋崇寧初(1102年),明萬歷八年(1580年)重修,清朝曾多次修葺。
學宮部分保留了明代南方建筑特色,小部分還留有宋、元代的藝術風格。
▲ 以上四圖 梁偉浩 攝
宮內尚存有碑記10多塊,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▲ 高要學宮新建古碑廊。
▲ 據市文廣新局文物科科長鄧杰介紹,上世紀80年代中期,政府修葺高要學宮時,施工人員在基建工地出土了《敬一箴》等8方明清時期的古碑,其中明代嘉靖皇帝手書的《敬一箴》御碑,在全國極為罕見。 以上2圖 西江日報記者 李文華 攝
在學宮的大成殿中,有一尊孔子圣像立于大成殿中央,供游人瞻仰。
▲ 圖源肇慶市第一中學微信公眾號
部分資料來源:西江日報
編輯:黃綺雯
編審:梁俏玲
標簽:文化資訊,高要學宮,國家級,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陽光網立場。
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、名譽權等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